close

  六年前在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戰中大熱倒竈、敗給奧巴馬的前第一夫人希拉里,上周出版新書《艱難抉擇》(H ardChoices),並且與丈夫克林頓巡游全美,舉辦一系列簽售活動。作為民主黨的老牌政治明星,這對夫妻檔居然在各種公開場合中大談美國人現在過得不好,並高調表示希望為美國人再做一點事。想一想現時坐鎮白宮的是民主黨人奧巴馬,擺出這種姿態,不熟悉美國政治的人可能真會誤會他們是共和黨人。
  結論只有一個:希拉里即將東山再起。在她剛出版的這本書里,希拉里沒有迴避這個問題,但也未給出爽快的答案,她說,“我會在2016年角逐總統嗎?答案是:我尚未決定。”這個姿態看似模棱兩可,但當今政治,不否認即是承認,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這裡要思考的是,卷土重來的希拉里,到底勝算幾何?
  要做這個分析,先要看現時白宮的政治形勢。美國政治有個鐘擺效應,兩黨輪流執政是常態,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民主黨做完兩屆,共和黨的希望會看高一線。一個黨要接連選上兩位總統,前提條件離不開前任黨友政績極好且民望高企。例如里根1988年即將離任時,經濟增長率超過4%,總統支持率高逾六成,在此形勢下,藉著里根的聲望,副總統老布什順利接捧。當然,前任黨友政績好民望高充其量只是有利條件,能否勝出還得看競選工程做得如何,例如在克林頓2000年即將離任時,經濟情況和支持率與當年裡根相若,形勢對副總統戈爾一片大好,但後者硬是沒選上。要是前任黨友差勁,受拖累就是肯定的,最近的例子就是小布什連累麥凱恩,2008年小布什離任時經濟瀕臨衰退,支持率僅三成多,老兵麥凱恩成熟穩重,經驗與資歷都明顯優於奧巴馬,但他再努力也終歸徒然無功。前車可鑒,現時美國經濟仍在掙扎複蘇,奧巴馬的支持率僅43%,處於不合格區域,雖然略高於小布什,但仍遠低於里根與克林頓。顯而易見,形勢對希拉里相當不利。
  從這個角度看,希拉里與克林頓出來大談美國人時勢艱難,表示感同身受,就不難理解了———她必須儘快在一些主要議題上與現任總統奧巴馬切割。事實上,不太善忘的讀者應該記得,當年希拉里就說過,奧巴馬是一個接不了凌晨紅線電話的人,她的丈夫克林頓也從未真的看好過這個上臺前零經驗的學徒總統。在《艱難抉擇》一書中,希拉里毫不諱言她與奧巴馬在外交政策上的分歧,儘管尚未明言,但仍讓人覺得她是因為與總統理念不合而辭任國務卿一職。
  外交與國防是高舉反戰旗幟當選的奧巴馬自戴緊箍圈的領域,也是他最近兩年表現不盡如人意之處。儘管奧巴馬執政初期,美國的確與中東國家修補了關係,但在他的第二任期,從克什米爾被切割到近日極端組織攻下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等事件看來,奧巴馬的軟弱可謂昭昭在目,不但削弱了美國在西方國家中的盟主地位,也讓美國選民的國家自豪感備受打擊。由此看來,希拉里在兩年前辭職,倒是相當有遠見:一方面是通過與奧巴馬合作,洗刷掉自己曾支持出兵伊拉克的經歷,籠絡回民主黨內鴿派支持者的心,但同時也避免了未來在選舉中被奧巴馬的綏靖主義路線拖下水,失掉務實派的中間選民。如果說奧巴馬的政績和民望她不可控,那麼切割與反思,倒是她可以做也已經做了的事。至於這夠不夠,還要看她在兩類選民間選擇的這條平衡路線是否走得下去。
  那麼剩下來的,就是希拉里的自身條件了。最大的困難是她的年紀。希拉里生於1947年,倘若2016年競選總統成功,2017年春季上任之時將屆七旬。誠然,里根也是70歲當總統,但這在現代政治中可謂特例。看一看大西洋彼岸的英國,有可能成為下任英國首相的工黨領袖埃德·米利班德,生於1969年,比她年輕22歲。屆時看著卸任之時還在玩健身的奧巴馬,把白宮交給大他14年的希拉里,接待尚有一絲稚氣的埃德·米利班德來訪,美國選民心理上準備好了嗎?
  (作者系中山大學副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s47msejf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